衡水中學家長群聊天記錄曝光!孩子怎么過寒假,就怎么過一生
01
放縱的假期,一生的差距
寒假開始了,你家孩子現在是什么狀態(tài)?
作息不規(guī)律,睡懶覺大王?
還是做事不積極,“拖延癥患者”上線?
再或者“沉迷”電子世界,一玩就是幾小時……
女兒的學校已經放寒假了,這幾天我正籌劃著跟她做一做寒假安排。 都說假期是一場大考,考出了為什么有娃是學霸,有娃是學渣,
真是這樣。 昨天一位孩子在衡水中學上學的朋友,發(fā)給我一張表格。
身處河北疫情當中,衡水中學的孩子們被分為兩部分,外地的學生實行封閉管理,繼續(xù)正常上課,本地學生回家上網課。 朋友給我截了一張家長群里老師發(fā)的信息,早上5:41,老師就在群里叫孩子們起床了。
一所身處中國三四線城市的高中,一次次創(chuàng)造高考奇跡,你大概了解這其中的原因了。
2015年高考清華、北大錄取人數118人
1906年,美國研究人員發(fā)現,假如孩子假期不學習,會出現嚴重的學習倒退:
2. 閱讀水平會倒退2個月;
3. 開學后一個半月,都需要為這種滑坡做補漏。 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,他會跟假期持續(xù)學習的孩子,落下兩年的差距! 你在休息時,別人正拉開差距,這句話一點不假。 這還是小學階段,如果初中、高中都這樣放松,那孩子的未來…… 不敢想,真的耽誤不起。
02
學霸靠的不是智商
而是每天的堅持
“每次放假我都特別高興,不是因為可以輕松和玩耍了,而是,終于可能擁有一大段偷偷努力的時間……最終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。” 創(chuàng)造這個絕地反擊的,就是北大才女劉媛媛。 知道這個女孩,是通過《超級演說家》節(jié)目,上高中的時候,她是一個差生,全年級二百多名學生,她排一百八十多名。
最近有一個小女孩因上網課被頂上熱搜。
13歲的寧欣然去年春節(jié)時從南通回湖北荊門老家,因為處于丘陵地帶,信號太弱,她只能爬到屋后山頂,在信號較好的地方上網課。
03
寒假的自律生活,
從一張計劃表開始
對于寒假,孩子的期待就是簡單的兩個字:自由。 但作為父母,看到孩子整天游手好閑,就會覺得非常焦慮,再加上大部分父母都在工作,沒有太多時間管教孩子,最要給孩子的,其實是一種自律意識。
我主張進入寒假一開始,就先讓孩子制訂一份計劃。
生活作息也一樣,可以跟上學期間的作息保持一致,這樣孩子好不容易鍛煉起來的規(guī)律生活跟自律,不會因為寒假到來,一下子就廢掉,執(zhí)行起來也很容易。
我曾經試過把每天女兒要完成的任務都列出來,比如讀書、舞蹈課、英語口語練習等, 然后下班的時候問她,今天都做了什么?然后在她做過的項目里打勾。 但這種方式比較粗糙,孩子只知道做,但比如說英語口語練習,讀10分鐘也是讀了,讀30分鐘也是讀了, 孩子沒有目標意識,有的時候要上課外班,很多事交雜在一起,她也會忘記做某件事。 后來,我做了一個表格,把孩子每天要上的課,要做的課內作業(yè)和練習都標在一起,再注明時間。 孩子每天要做什么,要做多長時間,哪些是學習時間,哪些是自由玩耍時間,一清二楚。
這個表格上,還對女兒還有個要求,
比如看哪一本書,從多少頁到多少頁;
練字(我們通常是寫詩)寫了幾首詩;
課內作業(yè)完成了哪個科目,完成了多少; 這些都會備注在表格上,這樣孩子方便看到自己的學習進度,每天對一件事的執(zhí)行情況,和昨天的對比,就能很好的自我監(jiān)督。 有了這個表格,女兒從7:30起床,到晚上9:30睡覺,該完成的學習任務都安排滿了,
制定一個計劃,最重要是孩子的自主性,由自己主導來制定。
04
“我家寒假計劃了無生趣,為何其他家孩子的計劃可以生機勃勃?” 除了學習,強烈建議利用寒假比較多的時間,帶孩子去完成一些特別的任務,比如: 社會實踐 采訪5個不同職業(yè)的人,了解他們的工作特點、工作技能,問問他們工作中最難忘的一件事,并寫出自己的采訪感受。 逛逛博物館 先做一些準備工作,了解自己逛博物館的興趣是什么,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,探秘古代人的生活方式,或者在一個博物館里找出一個最特別的文物,再去逛時,孩子會更有興趣。 做一個寒假小課題 可以是全家人一起來完成的,比如用圖文并茂的方式,做一張家譜樹;研究“年”的來歷;制作一份天氣日歷,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等等。
當然你也可以跟孩子商量出更多、更好的主意…… 除了學習成績,孩子在自己喜歡、感興趣的領域做一些深入研究,會讓孩子的假期過得更快樂,更有意義。 每一個優(yōu)秀孩子的背后,都有一位用心陪伴的父母, 寒假中,要多看孩子的優(yōu)點,多一些耐心,少一些指責。 寒假計劃制定好了,要堅持原則,堅定執(zhí)行,不要隨便妥協和讓步。
陪伴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。相信你的用心陪伴,會讓孩子在這個寒假里,收獲知識,收獲進步,收獲成長!